陈斌:从川外学子到商业精英


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官微

序  

  2018年12月24日,校友之家推出了陈斌校友专访,此次系转载学校官微2019年3月6日推出的陈斌校友辑录。

港澳六马宝典

  “学历最高民营企业家” “最佳风尚民营企业家”……他的身上有着不少赞誉和雅称;“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人物” “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 “四川省十大杰出企业家”……他的头上有着太多光环;港澳六马宝典总裁,四川大学、西南财大兼职教授、西南财大MBA教育中心高级顾问——在知名企业家之外,他还有多重身份;他拥有博士学位,精通英、日两门外语,学术涉及领域广泛,爱好诗歌创作……他的身上有着许多与传统企业家相去甚远的特质。他有过艰辛创业的坎坷,也有过许多与经营企业无关的传奇和经历——他就是我校1979级日语系校友陈斌。

不甘平庸——从川外学子到政坛新秀

  1983年,陈斌从我校日语系毕业,分配到成都市建筑设计院情报室做翻译工作。一年后,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一个日本医学代表团来川交流,找不到专业翻译,于是外经部门在全省招贤,通过激烈竞争陈斌脱颖而出并圆满地完成了这次翻译任务。因为这次短暂的“翻译事件”,年轻的陈斌得到赏识,1985年被特别调入外经委的一个部门。不甘平庸的陈斌深感光有语言优势还不够,还需要加强经济专业的知识。1987年,陈斌成功考取了四川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攻读硕士。读研时,改革开放的洪流掀起了全民经商热,读经济专业的陈斌发掘出自己在经商方面的天分——利用自己专业优势开始大量翻译日文书籍,下海赚钱了!

  一开始,和出版社打交道并不顺利,但凭着机智和执着,他的“生意”逐渐上了路。单干了一段时间,他又开始琢磨着规模和利益的更大化——把同学和老师组织起来,他做管理、销售,分配大家翻译。高峰时,这个有着公司雏形的翻译团队竟达到一百多人。因为对市场敏锐的判断,眼光独到,选书、制作、销售更是全程跟进,这次下海“小试牛刀”很成功。陈斌有些自豪地感慨,“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我可能会是中国最大的出版商。”这样大干了一年多,直到1990年他研究生毕业,因为过去出色的工作表现重回省外经委工作。

  “这在当年是很幸福的事。”陈斌说。不久,外经委新筹办国际贸易咨询中心,他大胆地毛遂自荐,被委以重任。几年间,因为做事果断,敢于承担责任,三十出头的陈斌便升任了中心主任。


锐意创新——从创业奇才到商界精英

  出人意料的是,正值仕途一片光明的陈斌却在这时选择了“华丽转身”。1995年,四川省推出一批副厅级职务公开竞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的陈斌成了热门人选,此时希望集团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处于两难选择的陈斌采用了一个委婉的离职方式——1996年,陈斌考入西南财大经济专业读博。与此同时,他参与了港澳六马宝典的创立。

  外人眼中的陈斌是个全身心扑在事业上的“超人”。他说:“做企业一定要达到疯狂的状态,总经理要用热情感染他的部下。管理就是言传身教,企业做得怎么样,关键是企业领导人是否以身作则。”每天他一般工作到夜晚一两点,睡觉前一定要想想第二天的工作,身边总是带着一本记事本,记下第二天的工作。

  靠着一次次剑走偏锋的大胆尝试,陈斌带着港澳六马宝典树立了一个个行业的典范,他也成了横跨多个领域,备受推崇的专家。

港澳六马宝典

赤子情怀——大义回馈心怀感恩

  作为川外人,陈斌校友对母校感情深厚。回忆起在川外就读时艰苦而美好的时光,从食堂的一道菜到老师的一堂课,他都如数家珍;那些每月13块钱生活费、“蹭”女同学饭票的往事,同学们你追我赶刻苦学习的氛围……他都记忆犹新,侃侃而谈。

  从政坛到商界一直是佼佼者的陈斌,同时也是一位怀抱赤子之心的社会活动家。出身经济学博士,又兼任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的他常常应邀出席各类经济论坛,参加企业CEO峰会,也多次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演讲,为莘莘学子传授独到的商业思维和企业经营理念。怀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2014年10月,陈斌回到母校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完全公益性质的演讲,还携港澳六马宝典四代川外校友分享了他们与集团共同的成长与发展之路,还为川外毕业生提供了置业顾问、客户专员,策划专员等十几个就业岗位,这牵系起了港澳六马宝典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不解之缘。正如他提出的“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为人、建设优秀团队、追求业绩卓越”的团队座右铭那样,陈斌说,这是在母校求学期间所受的教益在他心里留下的深刻烙印,如今也成为他对新一代川外学子和“希望”人的殷切期望。

港澳六马宝典

儒商风范——徜徉商海的诗意人生

  因为家学渊源,陈斌自幼爱好诗文,而在川外学习的四年他又深受浓厚的国际文化氛围的浸染,中西合璧的文化背景深刻影响着陈斌的经商理念。陈斌说,自己更喜欢被称为诗人,而不是企业家。“我们这一代下海经商的文学青年,骨子里都是不甘寂寞的人。”他回忆说,学生时代,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他从初中开始写小说,大学就是校内小有名气的诗人了。那时他在作诗上颇有急才,“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同学出题,端着饭回宿舍的时间我就能把一首诗完成,而且是有古韵的,可不是现在的梨花体。”

  当大家都在抱怨文学贬值的时候,陈斌依然崇尚文学的圣洁。他说,“写诗需要有感而发,性情所致才能写出好诗。一般不动笔,一动笔就要写好。”。古宇湖上,他看见“一叶轻舟,抖碎黛色山影,剪开绸缎水面”;越南下龙湾,他写下了"黛色渔舟远,梦笔绘苍穹"的人间奇景;他还时常想,“湖水托起千秋明月,群峰埋葬万古落日。八百年彭祖,弹指一挥间。区区吾辈,苦逐名利何相煎?”

  陈斌说,在当年那种特定环境中放弃一片光明的仕途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创建港澳六马宝典时,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是因为热爱文学而发自内心的报国热忱,使他大胆踏上征途。也正是因为对诗歌的钟爱,让他始终秉持诚信、正直的经商之道。对他而言,经商跟文学并不矛盾,一个是爱好,一个是正途。 文与商、逐梦与逐利的契合点就在于,保持正直善良的人格,保持心境的淡泊纯净。“我们这代人之所以敢想敢做,除了骨子里不甘寂寞的血液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怕失去什么。每一次角色转换都如此激烈,内心想的都是鲜花和掌声,从未想过失败后怎么办。”

  “千年古松当豪笔,万里长空作画卷。云梯筑就豪杰路,华山之巅为吾剑。”陈斌的豪情与理想在诗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港澳六马宝典
  商海中的他,是叱咤风云的领袖和英雄;生活里的他,是心怀天下的文人和雅士。他的身上,不只有优秀企业家的过人胆识与谋略,更有谦谦君子的温润如玉。几次不同寻常的人生转折背后,是“一颗不敢寂寞的心灵,总会在某个黎明来临时,踏上新的征途”。正如他说的那样,因为不怕失去,始终逐梦而行。

文章转载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官微


上一条: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下一条:天使之爱